“孙维刚实验班教学模式十年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

SuperUser Account 6524 View 2019-12-24 233 Comments 新闻文章


新闻发布会现场


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曹志详


孙维刚老师夫人 王海亭老师


教育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施进军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永福


发布会现场

 

时间:时间:2009年6月9日(星期二)9:3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

内容:

“孙维刚实验班教学模式十年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于2009年6月9日上午9:30分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三层第六会议室召开。此次新闻发布会由《教育》杂志社主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北京维刚英才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协办。新闻发布会上将由教育部有关领导、知名专家解读十年研究成果的意义,使更多教育工作者掌握科学教学方法和运用规律,充分挖掘孙老师教学思想宝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解决学生被动学习、厌学的问题。

主持人: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王金重
新闻发布会议程:
1.嘉宾签到,由礼仪人员引导至贵宾室休息
2.媒体记者签到,服务人员引导至会场就座
3.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介绍到会嘉宾媒体来宾
4.播放孙维刚老师专题短片
5.课题组负责人 马国忠介绍课题情况和成果
6.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晗教授致辞
8.著名高考研究专家 王大赫 教授致辞
9.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崇德 教授致辞
10.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曹志祥讲话
11.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讲话
12.答记者提问
13.主持人做总结 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主席台就座的领导和专家:
1.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曹志祥
3.著名德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原处长 孙学策
4.中央教科所课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郝志军
5.著名高考研究专家、原国家教育考试中心调研员 王大赫
6.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晗
7.孙维刚实验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负责人 马国忠

出席活动的其他领导和嘉宾:
1.孙维刚老师的夫人 王海亭老师
2.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秘书长、教育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施进军
3.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留学预科学院副院长 李白焰
4.原北京22中副校长、北京五中分校校长 杨春林
5.北京22中数学教师、孙维刚弟子 李红
6.北京五中数学教师、孙维刚弟子 张菁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新闻出版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孙维刚实验班教学模式十年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
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郭永福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曹志祥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崇德
著名德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原处长 孙学策
中央教科所课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郝志军
著名高考研究专家、原国家教育考试中心调研员 王大赫教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程晗教授
孙维刚实验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负责人 马国忠

《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王金重:
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惧怕考试,也不惧怕高考,孙老师的实践证明这一点。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
孙维刚老师是我们中国优秀教师的楷模
孙维刚老师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创新的精神,对基础教育所做出的不朽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孙老师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减轻学生的课业和负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现实意义。
我把教学分成四种类型:第一种是负担轻质量高;第二种是负担重质量高,第三种是负担重质量低,第四种是负担轻质量低。在这四种类型当中,孙老师是第一种类型的一个典型,孙老师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他把教材都琢磨透了,所以能够抓住教材的本质,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做题讲究精,一题多解,不是反复多题,死记硬背,所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质量高,一年就能学完三年的课程。
孙老师还能把知识学习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且重视思维的训练和科学方法的培养。
孙老师既重视智力的培养,又重视非智力的培养,前者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后者是一个人发展的动力。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后者因素更加重要。孙老师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非常优秀。
孙老师40年坚持在普通中学任教,他的教学更具普世性质。我们要很好的总结孙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使更多的老师能够学习和掌握孙老师的思想和方法,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志祥:
从孙老师的思想、行为里面,有很多很多可以找到素质教育的原点的东西。

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志军研究员:
孙老师在40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兴起革命,不断探索,应该形成一套独特的而且完善的教育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时时证明是有成效的。这种操作体系在我国当代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他跟我们整个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有启发作用。他这种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深入教育改革都很有价值。

著名高考研究专家、原国家教育考试中心调研员王大赫教授:
在题海战术盛行的今天,实施孙维刚教学模式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

现在实行课标高考,新课标高考对传统教学,我觉得在当前中小学推进了新课标教学是有一定的意义,他为我们在教学中全面的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树立一个很好的典型。
我们都知道,中国基础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新课标,现在正在推进中。新课标主要是在教学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一个大革命,过去我们教学工作主要是注入式,而新课标的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在教书育人方面,贯彻是对学生感情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的教学,我觉得这和孙维刚老师在20多年的教学教育实践中,全面的贯彻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思想,和强调团队育人,我觉得是一致的。
孙老师经过多次的循环教学,做出很多实验,有许多的毕业生从中得到好处,成为了社会的栋梁,这就是孙老师他的教育效果。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实验班的老师们,没有把这两个概念对比起来。因为素质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范围的,而应试教育仅仅是教育中的某一个环节,某一段时间的一个重点,教育和考试本来就是两个方面的矛盾,但是又是对立的,缺了谁也不行。文化大革命把高考取消了,结果对我们国家的损失非常大,这是一个惨重的教训,所以不能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
有的人说,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教多难考多难,考多难教多难,这个中间是不能隔开的。孙老师的教学总是站在知识系统的高度教授知识,教授知识方面,八方联系混然一体,高考考察这么多年,考察的是什么东西?我问过一个专家,专家讲高考考了这么长时间,考的是考生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的命题动是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高考所涉及的知识是知识网络的主干,这是重点,所以我觉得这和孙老师在教学所提倡的是一致的。
孙老师对教学题不在多,贵在精,一题多解,高考这个方面,考的什么?现在高考的命题是,以能力立意,考察考生的主要是三种能力,一种是综合能力,一种是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高考在命题过程中设立了很多的新点,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克制题海。所以孙老师的这套教学,完全是把自己投入到了题海中,然后把学生题海中解放出来的一个开始。
有的老师不明白这个,所以才会让学生跳入题海,我觉得这非常害人。而作为一个老师来讲应将自己跳入题海,把学生题海中解决出来,我觉得这才是教学。孙老师在教学中更着重的向哲学观点方向升华,重视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人生观方面的建立,高考在编制试卷的时候就是重视学生的科学观、人生观的考察。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家都谈的比较热门的就是天下第一题作文。
孙老师有这么多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我觉得并不奇怪,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因为高考本身就是素质的选拔,孙老师的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和他们这些实验老师们,这几年的辛勤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我觉得是一个可喜的事情。他为我们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新课标的教学,取得了一个很可贵的经验,我觉得值得推广。谢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程晗教授:
孙维刚老师是把育人作为目的,教书作为手段。孙维刚老师是德育为先的教师典范,重视德育实际上就是解决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非常厌学,但孙维刚可以让学生充满激情。
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提高智力素质的模型是一个巨大的贡献,核心是让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体验式教育教学体系对基层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

孙维刚老师的夫人王海亭老师:
非常感谢马老师带领的这个团队用这种方式纪念孙维刚。
孙老师说:别的我换,班主任我不会换,班主任是最重要的。

北京22中数学教师、孙维刚弟子李红老师
对孙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把他的教学模式推广到各地,让更多的学生能,我非常愿意加入这个团队。

北京五中数学教师、孙维刚弟子张菁老师
我取得的一些成绩,得益于孙老师,孙老师的思想是可以学习的。

更多...

 

Source :
Outer URL(More details):
    RecommendIt
    My friend's email
    My email
    Mail Subject
    Mail Contents
    Comment

    Your name:
    Your email:
    Your website:
    Title:
    Comment:
    版权所有 2024 北京孙维刚教育科技研究院 京ICP备17025288号-1 Terms Of Use | Privacy Statement
    manganelo